资讯
本馆概况
机构职能
章程与规划
粤博新闻
政务公开
公告
党工青妇
大事记
展览
正在热展
展览预告
对外交流展
展览回顾
虚拟展览
流动云展
藏品
藏品库
藏品总目
3D文物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活动
粤博讲座
专家导赏
在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志愿者
粤博讲台
服务
参观指南
门票预约
参观路线
文创
馆长信箱
学术
学术机构
专家风采
学术资讯
科研课题
学术期刊
出版物
全媒体
媒体报道
自媒体
微视频
直播回放
形象宣传片

资讯

首页 > 资讯 > 粤博新闻

六十载考古成果大集约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出土出水卷》问世

2023年02月22日供稿:藏品管理部、办公室 浏览量: 8241

癸卯二月,春暖花开,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再添新篇,继《杂项卷一·铜胎珐琅器与外销银器》《陶瓷卷一·历代陶瓷》《绘画卷》后,《出土出水文物卷》正式登场面世,这是广东省博物馆打造“学术粤博”的又一重要成果。

本卷从馆藏8万余件/套出土、出水文物中,精选188件/套,分出土文物、出水文物两个部分,向读者介绍广东六十多年来的考古发掘与收获。 

1677031925070


出土文物部分,以玉石篇、金属篇、陶瓷篇为主,介绍从远古至明清广东先人留下的文化遗存。玉石器中,重点介绍英德青塘、阳春独石仔、韶关石峡、南海西樵山等代表性遗址的遗物,如石峡遗址玉琮表现出与浙江良渚文化遗物的相似性,反映出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交流与影响;而弓背石锛、有段石锛则为石峡乃至南方地区的特色遗物。金属器中,既有独具岭南或南方特色的青铜人首柱形饰、靴形钺,也有带中原、楚地风格的兽面纹青铜盉、错银青铜罍。其中,信宜出土的西周兽面纹青铜盉,为广东地区首次发现的商周青铜盉,是广东出土最精美的青铜器,也是观众最为喜爱的粤博藏品之一。遂溪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花叶鸟鱼纹窝形金器,则是一件难得的舶来佳品。铜钞版、铁象尊,均为粤博馆藏孤品。陶瓷器中,注重区域文化特性,反映古代广东先民生活情景,所选遗物包括先秦几何印纹陶器、汉代陶塑模型、唐宋元明清生活用具等。如珠海淇澳岛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盘为南方出土为数不多的彩陶器;饶平出土的商代大口尊是浮滨文化的典型器物;东汉三合式陶作坊重现先民劳作、喂食、赶羊入圈的生活情景;东汉水田模型中,犁田俑、插秧俑、磨镰俑、收割俑、脱粒俑,各司其职,好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劳动场面;宋代釉下褐彩人物梅瓶,描绘饮酒人举杯、微醺、大醉、酣睡的四种状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南汉三大帝陵(康陵、德陵、昭陵)的随葬器物、广东唐宋本地窑口(水车窑、笔架山窑、西村窑、都苗窑、奇石窑、文头岭窑、雷州窑)的代表性器物均选录其中。 

1677031945915


出水文物部分,选自西沙、沉船所获遗物之代表,反映广东乃至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历程。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的发现、调查、发掘、整体打捞,在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馆藏的“南海Ⅰ号”文物,正是1987年第一“抓斗”所获,包括有德化窑、龙泉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瓷器以及少许金属器,其中最为耀眼的是一件长172厘米的金颈饰。它以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一端连接长条形带钩,并饰璎珞纹,另一端以四个小环搭扣,可作调节。颈饰具有波斯风格,暗示沉船或许与南亚或东南亚贸易存在联系。 

1677031966088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是广东发现的另一艘商船,出水瓷器以福建漳州窑、江西景德镇窑青花产品为大宗,另外还有陶器、金属器等遗物,其中通高 63.5厘米的褐釉堆塑双凤纹六狮系陶盖瓮,展翅的双凤,飘逸洒脱,硕大的形体,颇为震撼。 

1677031980857


光阴似箭,几代文博人的努力,让出土出水文物与传世文物并驾成为广东省博物馆的重要物质基础。一件件出土出水文物带着泥土的气息、海水的浸润,汇聚于图册,展现于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