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馆概况
机构职能
章程与规划
粤博新闻
政务公开
公告
党工青妇
大事记
展览
正在热展
展览预告
对外交流展
展览回顾
虚拟展览
流动云展
藏品
藏品库
藏品总目
3D文物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活动
粤博讲座
专家导赏
在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志愿者
粤博讲台
服务
参观指南
门票预约
参观路线
文创
馆长信箱
学术
学术机构
专家风采
学术资讯
科研课题
学术期刊
出版物
全媒体
媒体报道
自媒体
微视频
直播回放
形象宣传片

资讯

首页 > 资讯 > 粤博新闻

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山大学馆校共建捐赠博物馆图书助力学术发展

2025年04月18日 浏览量: 635

4 月 17 日,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人力资源部主任王玲、图书馆副主任牛晓琰、人力资源部何雅、图书馆何嘉文一行前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开展校馆共建赠书仪式。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陈险峰、党委副书记范星星、院长助理、人类学系副主任、考古学教研室主任周繁文、人类学系助理教授潘攀、党政办公室主任朱明明等出席了此次仪式。

1744945347694


陈险峰书记对广东省博物馆一行的到访表达热烈的欢迎。陈书记首先介绍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等基本情况。陈书记指出学院与广东省博物馆的合作成绩斐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层面,省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山大学携手联合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在课程设置方面,创新性地将《博物馆学实践》这门课程的课堂搬到了省博,利用双方在学术和专业领域的资源强强联手,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追捧。

吴武林书记在随后的发言中,着重阐述了中山大学与广东省博物馆之间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从文化渊源来看,中山大学校徽标志性的钟楼,就坐落于广州鲁迅纪念馆内,这里曾是中大最早的办学校址,而广州鲁迅纪念馆又是省博的一个部门,深厚的文化纽带将双方紧紧相连。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广东省博物馆现有41名职工毕业于中山大学,占比高达24.4%。其中,有19名职工毕业于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博物馆的各个关键岗位发光发热,为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贡献了核心力量。在馆校合作方面,双方先后签订了《合作建设本科实习教学基地协议书》《<博物馆学实践> 课程教学合作协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在省博流动博物馆策展人员的指导下,中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意与才能,成功策划了世界第二小的“博物馆——岗亭博物馆“捕风捉影——模拟画像师工作室”“挖土烤骨——挖土考古人”两个pop-up互动职业微型体验展,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本科课程《博物馆学实践》合作教学成功获批2024年广东省馆校合作示范项目。

 

 

省博流动博物馆策展人员中大博物馆学专业策划世界第二小的“博物馆——岗亭博物馆

 

周繁文主任表示,希望能够继续深化与省博物馆的合作,将本科课程《博物馆学实践》精心打磨,不断提升课程质量,使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一张亮眼的名片。

双方在深入交流中一致希望未来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拓展馆校合作的领域。在师资共享会议承办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题申报等方面开展更具深度的合作,全力打造馆校合作的标杆典范,推动教育与文博事业实现更完美的融合发展。

随后,开展图录捐赠仪式。馆精心挑选并捐赠了一批极具价值的图书,多达31种325册涵盖《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陶瓷卷、绘画卷、古籍卷、家具与木雕卷、铜器与钱币卷)、《西沙文物》等我馆在文化研究与展览领域多年成果的结晶,集历史文化、艺术鉴赏、文物研究资料于一体,能够极为直观地呈现文物原貌。对于中山大学的师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批珍贵的第一手图像资料。陈险峰书记代表学院向馆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他强调这些书籍对于学院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术研究、论文写作具有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此次赠书仪式,不仅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财富,更为馆校双方未来的深度合作描绘了一幅绚丽的蓝图,助力教育与文博事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