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广东省林学会组织开展评选广东省自然教育优秀书籍,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动植物卷》《大钳世界的奥秘》入选首批广东省自然教育优秀书籍。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动植物卷》是广东省博物馆对馆藏动植物藏品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并展示珍稀和极具观赏性的动植物标本的第一部独立成卷的图录,为博物馆未来的藏品征集工作、自然科普展览策划起到重要的基础积累作用。
图录在藏品选择方面,综合考虑科学性和多样性,把握两大原则: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全面展示馆藏各个分类的动物和植物物种。本卷中收录的动物标本包括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各大重要类群;植物标本涵盖岭南地区的特色植物物种,以及部分重要的中草药资源植物物种。二是反映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制作方法的多样性。广东省博物馆自然资源基本陈列“粤山秀水 丰物岭南”,曾获得 2010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最佳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奖”,众多不同制作工艺的动植物标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卷亦考虑标本制作工艺的多样性,收录了塑化软体动物标本红皱岩螺、剥制哺乳动物标本华南虎、塑化植物标本桫椤、包埋植物标本卷柏、腊叶标本橘红等。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有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域辽阔。丰富的光、热、淡水和海水资源,为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生存环境,因此广东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广东省博物馆动植物藏品收藏具备了优越的条件。
广东省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更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自 1959 年建成以来,就一直承担着部分自然博物馆的功能,开展科普教育、研究和展览工作。因此,自然类藏品成为馆藏藏品中极为重要且别具特色的部分,包括矿物宝玉石标本、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和化石标本等,截至 2024 年10 月,自然藏品数量达 74552 件 (套)。此卷主要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标本藏品。
广东省博物馆专业人员持续对各类自然标本进行分类、研究、整理,并不断征集,以进一步丰富和扩充馆藏,2004 年起先后通过接受捐赠、购买等多种方式,征集动植物标本 32475件 (套),其中动物标本 21911 件 (套),植物标本 10564件 (套),在国内综合性博物馆中独树一帜。动物标本中,贝类与昆虫类数量大且种类较为齐全。植物种子和中药材等植物标本多为岭南物种,同样拥有丰富的种类。
广东省博物馆丰富的自然藏品呈现了生物多样性,它们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图录,拉近大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广东省博物馆的自然藏品,更愿意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博物馆、热爱博物馆,从而形成探索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