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协办的2025年《岭南大讲堂》第六期顺利召开。第六期活动特邀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戴伟华开展题为《刘禹锡的岭南日常 从诗文里读懂唐代文人的生活》的学术讲座,吸引近300名观众到场聆听与交流。
唐代诗歌的广博题材中,日常书写占有重要地位。刘禹锡将岭南之行的日常融入诗篇,让我们得以深入理解唐代文人的真实生活与诗歌艺术的持久魅力。千年前,这位中原诗人踏上岭南;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穿行于他的诗行间,追寻这片土地的悠远记忆。戴伟华教授首先介绍唐代诗歌中的日常书写,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其题材之广、内容之丰,堪称空前。接着介绍了连州时期刘禹锡的日常生活,元和十年(815),刘禹锡因之前的诗作触怒权贵,从长安被贬往连州(今广东连州),出任刺史一职,这一时期写下了诸多诗篇。组诗《海阳十咏》中的岭南景观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吏隐亭的建构体现了贬谪文人的生存智慧;诗作《观棋歌》,叙岭南棋艺,成“岭南第一棋局”。
讲座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观众踊跃提问,戴教授回应了观众关于《陋室铭》是否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在岭南的思想转变;唐代人眼中的岭南等学术问题,还解答了观众关于苏轼与刘禹锡乐观性格有何异同的问题。讲座知识丰富,见解独到,参与讲座的观众纷纷表示,戴伟华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生动的诗文解读和独到的文化视角,带领大家在诗文中触摸到岭南的文化脉动,在历史中感受到岭南土地的不朽魅力。
未来,《岭南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将继续为公众奉上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文化盛宴。广东省博物馆将以学术交流为核心纽带,系统性整合考古发现、文献研究、艺术史学等多元领域的优质学术资源,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深层脉络,既展现宏观历史图景,又剖析微观文化符号,持续拓展社会大众的文化视野,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中,绽放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蓬勃生机。

戴伟华教授倾情讲授

第六期岭南大讲堂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