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13日,中国博物馆教育培训研讨会在我馆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广东省文物局、美国史密森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博协社教专委会、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共同承办,金大陆展览公司、广东省文物保护基金会协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先生,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广东省文物局局长苏桂芬女士、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领事康若珊女士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博物馆主管宣教的馆领导和宣教部门负责人、省内部分博物馆及港澳地区的同行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的内容丰富而多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先作了《什么是好的博物馆展览——博物馆展示原创性的思考》讲座。他指出中国的博物馆的十年,是欣欣向荣的十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有博物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并实现1804座博物馆免费开放。而从公众和业内折评价,一个博物馆要有明确的定位与目标,有效的运行与发展、有丰富的藏品以及对藏品有效保护、有教育意义和学术质量的博物馆展览、有一个实现博物馆目标的专业团队,这才算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展览是博物馆将藏品蕴含的信息传递给公众进行交流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好的博物馆展览包括好的陈列或好的展示,陈列是为了让观众者对物品产生兴趣而呈现物品;展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将某些意义附加在物品上,也可以理解为加上诠释的陈列。一个好的展示应具备好的选题、合适的表达方式、适当设计艺术与技术。好的展示具有的特性是能够使观众对展览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或唤起求知欲望,做到艺术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好的展示更像是音乐而不是一本书。一个展览起于“设想”,一个想法要实现于展览先决条件是“适当的策划团队”,由此,方可确定展览的内容“展览大纲”,如何转化成具有与公众沟通能力的“表达方式”,最后由设计人员实现“展览”,其流程是研究——创意——展览设计——教育推广。
还有来自美国史密森国家博物馆的三位专家,他们是莎伦·萨佛、史蒂芬妮·诺比、朱塞佩·摩纳哥,莎伦·萨佛是史密森早教中心(SEEC)的创始主管,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获社会基础教育博士学位。自1988年至2012年退休,一直在史密森早教中心担任领袖角色,目前她在博物馆早教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顾问,继续热忱地搭建少年儿童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基于她过去25年来为国内外的博物馆与学校担任顾问的经验,她被公认为这方面的专家。史蒂芬妮·诺比毕业于美国密索里大学,获历史硕士学位。现任史密森教育与博物馆研究中心执行主管,工作职责包括监督泛机构行为及活动节目,包括实习项目、出版、教育网页及在线会议、遗产月庆典,以及教育项目的合作。朱塞佩·摩纳哥于1983年获得意大利那不劳勒斯大学的M.D.学位1992年获儿科免疫学博士学位,此外,还获得俄克拉何马州大学硕士学位,侧重于通识教育/博物馆研究,他曾任美国俄亥俄州历史学会评量及观众调查中心主管,现任史密森教育与博物馆研究中心活动评量及观众调查部主管。
来自美国史密森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教育方面的三位专家莎伦·萨佛、史蒂芬妮·诺比和朱塞佩·摩纳哥为与会者介绍了史密森机构、使命、战略计划及品牌,和大家共同探讨了博物馆的使命、教育在博物馆中的角色、博物馆在社区中正式教育提供了什么、在博物馆中如何学习、如何策划不同种类的教育活动等一系列问题。论坛采用了十人为一个小组,结合课程议题先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参观我馆特定展览、然后再聚合意见,共同分析解答,气氛融洽,讨论热烈,参会人员纷纷提出自身博物馆的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和模式下,寻找可能解决和提升的办法,或者检验目前国内博物馆的一些相关做法的有效性,并和莎伦·萨佛、史蒂芬妮·诺比、朱塞佩·摩纳哥三位老师充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达到了提高我们对博物馆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博物馆馆长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视,学习和借鉴美国史密森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实际作法,加强各地区、各博物馆先进经验交流,以提升我省各级博物馆教育水平的目的。
在此次研讨会上,我馆提供了同声传译系统,中英互译,使得与会者不用因为语言不通而导致的理解错误,也保证了参会人员在这短暂的三天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