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馆概况
机构职能
章程与规划
粤博新闻
政务公开
公告
党工青妇
大事记
展览
正在热展
展览预告
对外交流展
展览回顾
虚拟展览
流动云展
藏品
藏品库
藏品总目
3D文物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活动
粤博讲座
专家导赏
在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志愿者
粤博讲台
服务
参观指南
门票预约
参观路线
文创
馆长信箱
学术
学术机构
专家风采
学术资讯
科研课题
学术期刊
出版物
全媒体
媒体报道
自媒体
微视频
直播回放
形象宣传片

学术

首页 > 学术 > 学术资讯

“纪念苏庚春先生学术座谈会”在我馆举行

2012年12月20日 浏览量: 4118

为配合“纪念苏庚春先生暨征集书精品展”的举行,由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主办的“纪念苏庚春先生学术座谈会”于2012年12月2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主持,来自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羊城晚报》、雅昌艺术网、《广东美术报》及有关文物经营、收藏单位的专家、学者代表数十人参加了会议。


苏庚春(1924-2001)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他于1961年从北京调到广东工作后,为博物馆、美术馆、海关等国家机构鉴定或征集文物达数十万件,并且为广东文博界培养了大批书画鉴定人才。


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首先发言,他回顾了苏庚春先生的学术历程、总结其征集书画作品的特色及扼要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要内容和筹备过程,由此拉开了本次座谈会的序幕;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陶瓷鉴定专家宋良璧先生与苏庚春先生共事40多年。他回顾了与苏庚春先生交游的往事,回忆了苏庚春抢救性征集边文进《雪梅双鹤图》的故事,并介绍了苏先生的绘画艺术及书法风格。在他眼里,苏庚春不为名、不为利,一生甘平自居。举一个例子说,苏庚春的职称比较低(副研究馆员),但实际上早已具备研究馆员的资格,但他自己没有刻意去争取。此外,广东的私人藏家也多靠苏老长眼;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站长肖洽龙先生介绍了“纪念苏庚春先生暨征集书画精品展”的缘起,对苏先生在鉴定书画、培养学生方面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苏先生淡泊明志、无私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苏庚春先生为广东省博物馆征集了大量书画,同时,他还对端砚的鉴定颇有心得,在现在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端砚的卡片上,还保藏着苏先生的亲笔鉴定意见;原广州集雅斋总经理,苏庚春的学生邝根明先生说,看到苏庚春征集的书画,非常亲切,如见故人。当时边文进的《雪梅双鹤图》仅花400元征得,戴进的《和合二仙》也让他印象颇深。如果没有苏老,广东的文博事业、文物经营等可能不会有现在的辉煌;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单晓英说,苏庚春弱冠之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20余岁时,郭沫若就盛赞其“年少眼明,后起之秀”。苏庚春先生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文物鉴定家,尤其在古书画鉴定方面,目前尚无出其右者;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李遇春先生说,苏庚春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物经营阶段,这一阶段打下了坚实的鉴定基础;二是博物馆工作阶段,他为博物馆征集了很多书画巨迹,尤其兼顾搜集当代名家书画。 苏先生在鉴定方面言传身教,在只言片语中蕴涵了博大精深的画理;佛山海云轩总经理、书画收藏家严君云先生说,苏庚春先生生活平淡,平易近人,有求必应,对文物经营单位的书画鉴定,也是大力支持。凡是遇到好的作品,必首先想到为博物馆征集;回顾与苏老一起鉴定书画的过程,历历在目;《羊城晚报》特约主持赵利平先生回忆与苏老交往时,自己才二十来岁。他说苏庚春先生是一个谦谦君子,有传统文人的古风,他对苏老怀着感激与敬仰之情。苏老是一位诗书画兼擅的学者,首次提出了在书画鉴定中,“鉴真”重于“鉴伪”;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张演钦先生说这个展览非常难得,我们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国宝级的书画,如吴伟的《冼兵图》、边文进的《雪梅双鹤图》等。苏老征集的书画可概括为“三独”:独立、独家和独到;此外,苏庚春生前好友如吴南生、张桂光、曾宪通、王楚材、梁纪、许礼平等人皆因有事,不能赴会,但均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苏庚春先生的缅怀之情。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桂光先生特地致电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朱万章先生,谈及苏庚春在广东书法篆刻协会(现在的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前,为广东省的书画展览、协会筹备等各个方面所作出的开创之功;最后发言的是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莫鹏,他早期与苏庚春先生共事多年,1972年跟随苏老从事书画保管工作,对苏老的敬业精神印象深刻。最后,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先生总结本次学术座谈会的要点:回顾苏庚春先生的艺术活动历程、总结其在书画征集、培养子弟等方面的贡献以及书画艺术成就,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一位书画鉴定家一生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