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粤博共建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四会博物馆火热开展,本次活动为期一天,分上下午场,分别为慧心巧思—广彩纹饰挂件DIY亲子活动”和“陶瓷修复师—瓷器保护与修复亲子体验活动”两类活动,共30对亲子参加了体验活动,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彩作为岭南文化的瑰宝,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彰显广东外销瓷的特色,享誉世界。在上午的活动中,广东省博物馆金牌志愿者讲解员梁念兰以广彩为核,以“识广彩”“广彩简述”“广彩威水史”“非遗产保护与传承”为线,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广彩的历史、工艺特点、保护与传承,让小朋友们对广彩有了初步的认识。讲解最后,梁念兰老师展示了自己的广彩作品“伊丽莎白的微笑——广彩雪糕杯”和“跨越中西文化—广彩漫步”,激发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强烈兴趣。
在广彩纹饰挂件DIY制作环节,小朋友们在家长和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先在热缩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广彩瓷器图形,并上色。随后,志愿者老师统一用热风枪加热,挂件成品大约会缩成1/5的大小,颜色变的非常鲜艳。最后,小朋友们给挂架勾上龙虾扣,一个个慧心巧思的广彩瓷器挂件在小朋友手中诞生了!挂件色彩绚丽、高雅华丽,样式多样,有步枪、蝴蝶结、小涴熊、爸爸头像、花瓶、火箭、汽车等。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两只颜色不同的猫,代表爸爸和妈妈,给自己作了一只小狗,可爱动人。今天正值父亲节,许多小朋友用亲手制作的广彩挂件作为礼物送给爸爸。
小朋友在制作广彩纹饰挂件
小朋友在制作广彩纹饰挂件
小朋友在制作广彩纹饰挂件
色彩绚丽、样式丰富的挂件
下午,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文物医生”习阿磊带来了“陶瓷修复师——瓷器保护与修复体验”的精彩讲座。习老师结合自己文保工作的经验并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穿插历史小故事,给小朋友讲述了陶瓷修复和保护区别、原则、物理化学及光学原理,并就“博物馆为什么那么冷?”“博物馆的灯光为什么这么暗?”“博物馆拍照为什么不能开闪光灯?”等普遍问题答疑解惑,加深小朋友们对文物保护和修复常识的认识,浅显易懂,形象生动。
在动手修复环节,小朋友们结合讲座中涉及文物修复中的拼接和粘结技术,在志愿者老师指导下与家长门一起动手把陶瓷碎片进行拼凑和修复还原。小朋友们认真地操作,陪同的家长用心地协助,沉浸式学习让他们收获快乐。经过一番努力,原本四分五裂的陶瓷碎片在小朋友们一步一步的修复中变得完好如初。修复过程中,习老师走近每一对亲子,具体解决修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线,加深小朋友们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习老师在指导观众修复瓷器
观众在修复瓷器
观众在修复瓷器
本次活动以动手操作为主,知识讲解为辅,让小朋友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为期一天的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愉快结束,无论是参与的孩子还是家长都反响热烈,本次活动得到了四会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当地媒体四会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力报道。
观众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