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馆概况
机构职能
章程与规划
粤博新闻
政务公开
公告
党工青妇
大事记
展览
正在热展
展览预告
对外交流展
展览回顾
虚拟展览
流动云展
藏品
藏品库
藏品总目
3D文物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活动
粤博讲座
专家导赏
在线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志愿者
粤博讲台
服务
参观指南
门票预约
参观路线
文创
馆长信箱
学术
学术机构
专家风采
学术资讯
科研课题
学术期刊
出版物
全媒体
媒体报道
自媒体
微视频
直播回放
形象宣传片

资讯

首页 > 资讯 > 粤博新闻

广东省博物馆取得一种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的新成果

2021年09月03日 浏览量: 1540

  近日,广东省博物馆开发的一种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成果是利用分光测色仪,探索建立文物色彩数据库,计算出最佳颜色配方,配制出最佳保护修复用色,建立了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的创新性方法。该方法旨在改变以往文物保护修复人工调色过程中存在误差大、效率低、重现性差、同色异谱等问题。

  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经常会遇到颜色修复的问题。由于文物颜色的原料、配比、工艺的差别,再加之长期自然老化,我们看到的文物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彩特征。目前颜色修复工作,大多是修复师依靠肉眼观察,结合经验手工配色。然而,仅仅依靠人工经验难以精确把控原料配比、着色力、遮盖力、粗细度、均匀性等指标,其中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最终配色的偏差。

  为避免上述传统人工配色的问题,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探索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的新方法。研究团队以广州中山纪念堂、澳门圣若瑟修院圣堂等十多处历史建筑为调查对象开展分析研究。该研究基于文物色彩颜料的化学组分分析结果,确定配色原料体系;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梯度浓度单色料体系的反射率曲线等颜色信息,建立文物色料的色彩数据库;利用分光测色仪采集文物本体颜色信息,配色软件可根据建立的数据库计算出颜色配方,选择最佳配方利用混匀机等设备配制出保护修复拟用色浆;通过测色比对色浆与文物本体颜色的一致性,如有差别,可通过系统修正校准,计算出修正后的颜色配方,最终得到最佳修复用色。

  该发明专利是广东省博物馆承担的广东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文物颜色测量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之一,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

1644906664167

  《一种文物保护修复补配色方法》发明专利证书

1644906675509

  历史建筑颜色调查分析(澳门氹仔嘉模邮政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