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圆满落幕后,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河源又迎来了广东文博界的一次精彩盛会。2010年12月16日,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河源胜利闭幕。此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由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河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由广东省博物馆、河源市博物馆承办。
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2月14日开幕,历时三天,来自全省各地一百三十多名文博专家和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广东省文博学会邱立诚副会长主持,省纪委派驻省文化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严建强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善平致辞,广东省文博学会会长莫鹏作换届以来工作报告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同志出席欢迎晚宴并作精彩发言。
河源市文广新局局长蒋武生、广东省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江郁之、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邢继贤、佛山博物馆馆长刘建乐、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员彭全民,就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博物馆建设以及考古等方面作了大会主题发言,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生动翔实地介绍了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探索,使在座与会者受益良多。
本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共收到稿件220篇,经专家评委审核,145篇被采用。研讨会分三组进行小组讨论,分别是博物馆陈列与宣教组、藏品研究与文物保护组、历史考古与民俗组。各组成员对当前文博界各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文博事业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气氛积极融洽。
闭幕式由河源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黄东主持,省文博学会副会长邱立诚作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情况汇报,介绍了普查新发现和存在的问题。深圳博物馆副馆长蔡惠尧、广东省博物馆艺术部主任黄静、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副馆长张杰龙作为讨论组召集人,分别就本组讨论情况作了总结。博物馆陈列与宣教组主要就当前我省众多博物馆新馆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反思了博物馆新馆建设大潮中的发展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在新馆建设和展陈中充分利用新技术的问题。藏品研究与文物保护组围绕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展开讨论,不仅谈及博物馆馆藏文物,还涉及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问题,修复技术的应用和保护理念的转变成为热点话题。历史考古与民俗组成员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工作经验出发,对全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问题各抒己见,最后达成一致共识,认为博物馆内需要设置有关非遗的机构,并建议把非遗中心设在博物馆。
最后,省文博学会谢海山副会长总结了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顺德博物馆馆长何兆明就承办2012年第七届年会进行发言,对全省文博单位代表发出了热情的邀请,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下一届年会的承办工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河源恐龙博物馆、客家文化公园孙中山铜像、龙川赵佗故城、和平林寨古村落等名胜古迹,使代表们切身体会到河源这个客家古邑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貌。此次会议是广东省文博学会第一次在粤东地区召开年会,在促进全省各地文博界人士相互沟通与联系的同时,构建了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碰撞智慧、谋求发展的交流平台。
广东省文博学会成立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目前有团体会员38名,个人会员近千名,涵盖了全省各地的文博精英,是广东省文博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团体。2000年以来,学会坚持每两年组织一次活动,通过持续举办研讨会、讲座、年会,出版论文集及举办培训班等活动,活跃了全省文博气氛,为广东省文博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为广东文博界保持欣欣向荣的局面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