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12 月 3~4 日,广东文博事业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暨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第五次年会在东莞虎门隆重举行。这次盛会是由广东省文物局、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主办,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协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级市文广新局、文博单位和省直属文博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等共 140 多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局长苏桂芬、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道平、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志伟。开幕式由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邓炳权同志主持,王道平同志与方健宏同志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和讲话。
此次年会共收到来稿160余篇,其中109篇被收录在学会学术论丛第五辑,作者来自于37个文博单位,广东省文化厅方健宏厅长为此书作序。论文内容包括了博物馆理论、博物馆工作、文物考古、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方面。此书已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在年会召开之前正式出版。
研讨会围绕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广东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博物馆工作管理、建设及发展,文物考古及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等方面展开研讨,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改革开放与文博事业发展的关系。
会议以大会发言、小组讨论、自由发言三种形式进行研讨。大会上的专题发言有: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龙家有《广东文物事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文博学会会长邓炳权《广东博物馆事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考古所副所长邱立诚《寻找岭南大地的记忆》、鸦片战争博物馆馆长张建雄《宣教创新架构起博物馆观众的桥梁》、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莫鹏《建立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具有前瞻性的重大举措》等。
大会分4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各个小组的讨论十分踊跃,发言热烈,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家畅谈自己的观点,交流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对文化事业产生的巨变及影响,探讨了如何抓住机遇有效开展文物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如何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步伐,对我省的文博工作与学术研究也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此次会议主要收获有:
1,回首往事,畅谈感想,展望未来。对全省文物事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作了深入的评述,肯定了文博事业中许多成果,令人感受到发展前进中的广东文博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为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2,博物馆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全省博物馆的数量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30座到2006年已增加到206座,其中国有博物馆150多座。但要注意的是,这当中有一部分仍处于“挂牌馆”的状态。要做好博物馆的工作,就要把展览工作走进社会,走近群众,需要更多的高科技支持高水平的展示。人才队伍要着力培养;藏品研究要加强;藏品保护亟需加紧做好。
3,考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将有力地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深度,有利于文博事业的整体建设,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去,需要以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视野,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取得科学的资料,去探寻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途径。概括地说,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也是一门边缘科学,需要许多科学技术的投入,来探求发展之路。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因小组发言时间较短,一些问题未能展开讨论;又因条件所限,小组发言未能使用投影演示。
大会对参加会议的来宾、论文集的作者以及未入选的论文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对本次会议的东道主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付出辛勤劳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申办下一届年会的河源市表示感谢。